什么是心无所住如何才能心无所住
2024-07-18 13:48:24作者:饭克斯
中国有个成语叫“刻舟求剑”,这个讲的是“心有所住”,住于什么呢?住于他在船上刻下的那个标记,其结果我们都知道了,而“心无所住”正是针对这类问题所进行的纠治。
这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这个世上的一切都是不断变化的,佛家叫做“无常”,意思是没有恒常不变的东西,《金刚经》是大乘佛法,当然要告诉我们最真实的道理,所以它告诫我们,“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心”的使命是帮我们认识事物,如果它所认识的对象已经变了,但它却还停在那里不动,那么这种情况下识别出来的结果肯定是错误的,所以“无所住”不是随便要求的,而是为了正确的认识事物,我们必须要这样做才行。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比如随便一个人,他都会拥有多重身份,既有社会角色,又有家庭角色,在家里,他既是父母的子女,又是子女的父母,在社会上,他既是某些人的领导,又是另一些人的下属,这个就是变化,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他都会有自己相应的角色。
那我们和不同人打交道的时候,就要随时找到自己的角色,随时调整身份,如果我们刚才对下属发了一通脾气,这时上司突然来了,我们就不能再“心住于领导”,而是要马上“住于下属”,要即时的切换频道,这样才不至于闹出笑话。
所以做到“心无所住”,可以说是我们适应环境的的一个基本素质,放到修养心性上同样如此,比如一个人发愿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决心将大乘佛法的精神进行到底,那么第一步他就要先解决自己的问题,这就涉及到了:
怎样才能“心无所住”
“心无所住”其实是一个客观规律,这并不涉及我们能否做得到的问题,不管我们去不去做,我们的“心”都是“无所住”的,《金刚经》里也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所以对于“心无所住”,问题不在做到它,而是在接受它,承认它,我们有很多时候,是不愿意承认,也不愿意接受这个“无所住”的,象古代的很多帝王,他们就不愿意接受生、老、病、死这个人生的变化规律,顶着“万岁”的荣冠,变着法的求仙药,求长生。
现在其实也是如此,看那些打着益寿延年的旗号卖补品、售假药的,永远都会有人上当,而且上当的群体也非常有规律,几乎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为什么?道理一样,都不愿意接受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都幻想着能借着这些补品和药物真的来个寿与天齐。
如果置身事外说别人,每个人都能意气风发的讲上一套高明的理论,只是一旦放到自己身上,就统统都瘪了,这就是我们普通人的共同特征,所以能够真正的接受并承认“心无所住”,其实是非常艰难的。
问题说到底还是心中的那一私念,总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理所当然应该拥有一些特殊的待遇,拥有一些特殊的机会和能量,可以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出现别人无法出现的奇迹,问题真正的根源,是在这个地方。
一句话总结
所以一切圣人留下的经典,都在教我们同样一个修养——无我,这个“我”就是那个问题的总根,就是那个私念,有了他,我们就会离客观真相越来越远,虽然我们本来是“无所住”,但我们永远不接受,这种真相与意愿之间的矛盾,就永远无法调和。
《金刚经》里一开始提到的“降伏其心”,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心无所住”是金刚经中的语言,心不住于过去,不住于将来,不住于现在,故称心无所住。
但是这个“心”,包含的内容过于广泛。心包含了“意识”、“思维”、“愿望”、“记忆”、“感觉”(它又包括快乐、悲伤、愤怒、忧思、期盼……),这么多的“心”,怎么能做到“无所住”?那么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无感觉”、“无思想”、“无意识”。达到“呆若木鸡”。
呆若木鸡就会悟空了吗?
很简单也很深奥,心无所住就是心无执着,不管色声香味触法,都不应执着于心,但是你如果只是看这一句,而不结合金刚经的全篇就会断章取义,不知所云。
无所住是因为这个世界在佛家看来和普通人不同,前面有一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说的就是佛家是的世界观,为什么不要执着?因为世间的一切相都是虚幻不实的,不是不存在,而是因缘际会的产物,只有看破世间的相,不执着于相才能得到一颗清净之心,这只是修行必经的一步。但是看似简单的一步,实际上能够做到的非常之少,即使金刚经不断的强调,因为人性本身就是欲望比较重,贪求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你喜欢美丽的异性,喜欢好吃的食物,喜欢好听的音乐,喜欢美酒香烟,能够让你执着的东西太多,你思想上理解,让你全部抛弃你做的到吗?除非离尘绝俗,或者死了,否则能做到的人概率几乎低到吓人,而这仅仅是金刚经概述的境界的第一步而已,不要认为以上我说的都做的到你就无住了,即使在佛法上也要做到不住,很多人就是学佛迷了,执着于佛法而不自知,所有经文几乎非常熟悉,解释的头头是道,学了一辈子佛法,五戒十善都做到,非常的勤快,但是就是开悟不了,就是做不到无住两个简单的字。
讲到这里想到一个开悟的故事,可以给你借鉴一下,有个和尚非常勤勉十年如一日的诵经念佛做功德,就是开悟不了,所以选择经常闭关苦修,有一天他在闭关,一个和他认识的和尚没找到他,就拿起他最喜欢化缘的碗不断把玩,正巧他闭关出来看到了,立刻和这个师兄急眼了,非常气愤别人动他的碗,那个和尚看着他激动的模样,回了一句话,你连一个碗都放不下还想开悟,令他恍然大悟,拿起那个碗狠狠摔碎,不久就开悟了。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是一个无所住心,但是滚滚红尘,喧嚣人世,本来万物与我心都是同寂,深处其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寂感神应,心即理,本同于道,感而有应,应而有住,无住,修炼的就是那颗感于人事物而无束缚之心。
“心”者无形无相,灵明不昧,本觉本明,本自俱足一切;我们要明白,“心”成就了一切,但是“心”的本体是“真空”心体,真“心”之体同时离一切,即一切;即一切,离一切;非真非妄,即真即妄;以真显妄,以妄显真;真妄一体,知妄即真!
佛陀在《楞严经》卷一中,开示我们『万法因心有体』,佛陀又在《法华经》方便品讲到,『十如是』:“如”是『相、体、用、力、作、因、缘、果、报、本未究竟』!
“如”就是“心”,“如”就是十八界,“如”就三千大千世界,“如”就是整个宇宙,“如”就是一切的一切,所有的所有………!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悟到,佛陀的本意是告诉世间的世人:“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颗“心”,就是一尊“佛”,就是一个“人”,就是当下的一切……,我们与当下的一切万法万相、万事万物、血脉相连、息息相通,本自一体,就是一个“我”,就是一颗“心”。
所以说“心”无所住,无所不住。我们不能把“心”定义成任何一种事物,任何一种形式,任何一种状态;否则,就落入了是有为法,有漏法;都是不真实,不彻底,不全面的知见!
如果我们认识到了以上所述,就会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彻底的转变了凡夫知见,也叫“转凡成圣”,“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自然就不会再说“心”是什么,“心”住哪里,这也就是佛陀的第一义法的重要思想,也就“知妄即真”!
什么是心无所住?如何才能心无所住?
什么是“心无所住”?我的理解就是让心“清空”。
现在许多人喜欢说:“心有多大,宇宙就有多大。”再加上一些“心灵鸡汤”的灌溉,把他们的心撑得大大的。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不如意事常八九,有多少人是弥勒佛,“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所以“心大”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是好事,直接后果就是——“心太累”。
正因为“心累”不好受,很难过,所以聪明人就倡导“心无所住”,把心“清零”、“清空”。
如何才能“心无所住”?我的理解就是“放下”。
“放下”,便得自在。人日食不过三餐,夜眠仅需六尺,其他的东西都是多余的。
权力要放下金钱要放下,面子要放下,怨恨要放下,压力要放下,过去要放下,美色要放下……,一切一切与当下无关的都要放下。禅师追求的境界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个境界普通人达不到;不过“饥来吃饭倦来眠”,我们人人都能做到。如果我们真正做到了“饥来吃饭倦来眠”,那我们就是真正“放下”了。到时必定“心花怒放”。
先谈什么是心有所住。例如有人羞辱了你,这件事过去好久了,你一直耿耿于怀,这是心有所住。又如在某天你因为某方面的成功,而让领导表扬,观众欢呼,过好久了,你只要一想到这件事你就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这也是心住于这个成功了。
反过来对羞辱你的第一件事,也许你一直记的,但就好象天空刮过一阵风一样,你并不在意,并不耿耿于怀。对第二个成功,你也觉的象看一场电影,象做了一场梦一样,也没啥喜悦的,这就是无住生心。生心是明明白白知道这件事,而不是呆头呆脑。还有一点把情绪压住不让发作不叫无住,只要心里有情绪就不叫无住。这不是阿Q精神,阿Q精神是一种对现实无耐的自我欺骗与自我安慰。心底不是无执着无牵挂无情绪的。无住生心是明明白白看清事情,又能把任何事情看的如一场电影,一个肥皂泡,一场梦境,这是大海的胸怀,这是大地的胸怀,一切事情在他心里都轻如鸿毛,有啥值的计较呢,心里计较不起来呀。果真这样这就已达圣人无为境界,这就是佛教的空。但无为又无不为,空不碍有,空即是色。这就是你已在道中了。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物来则应过去不留,如此....
“心无所住”的“住”是停留,居住。那么“心无所住”就是心中无有任何牵挂。既佛家所说:心无挂碍。道家说:无为。
至于如何才能做到“心无所住”,儒释道三家皆有法门。
《论语》上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大学》上说:“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中庸》上说:“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孟子》中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做人做事须得问心无愧,无愧于心自然心胸坦坦荡荡。心胸坦荡荡自然“心无所住”。
《金刚经》上说:“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又说:“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上说:“时照见五蕴皆空”,又说:“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色受想行识即是五蕴。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所触,意生法。人之所受皆为空无,自然心无挂碍。
《西游记》中悟空自五行山下出来便打死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六人,只因这六人不死,心猿便不得清净。
《六祖坛经》中说:“身似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不叫惹尘埃。”“尘埃”便是心中有碍念头通达的所想所思。
《道德经》中说:“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损的是一切私心杂念,违背自然的事。
总之“心无所住”便是修心。须得心无挂碍:做一个心中无有杂念的坦坦荡荡的正人君子;其次收拾念头,心如静水,不起涟漪;倘有念起,必须觉悟,及时止住。此一点道家有许多法门,如《庄子》的“心斋”、“坐忘”。佛家也有法门,如“六妙门法”。还有“数息法”等等。总之是以一念替万念,渐渐达至无念。无念即是“心无所住”。另外欲望人皆有之,没有欲望则与顽石无异,但欲望不可过,过犹不及。所以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人的喜怒哀乐皆因欲望而发。欲望可得则喜出望外;不可得则怒不可遏;得而失之则哀,涕泪交加;失之而复得则乐,破涕为笑。《道德经》说“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心乱则念不绝。《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若有可得心则心有所住。
《洞玄灵宝定观经》中有言:“夫欲修道,先能舍事。外事都绝无与忤心。然后安坐内观心起。若觉一念起须除灭务令安静。其次虽非的有贪着,浮游乱想,亦尽灭除。昼夜勤行须臾不替。这一段明确指出止念之窍诀。有心者可细细品味,当定有所获。”当“浮游乱想”尽数灭除时“心无所住”可成。
以上所说为本人所悟,如有不当,见谅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