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放风筝的寓意是什么

2024-07-18 13:10:11作者:饭克斯

在民间人们认为放风筝可以祈福、驱邪。

宋代以后放风筝逐渐变成了春分时节、尤其是清明节的习俗。放风筝之所以成为清明节的活动,一方面是人们认为这一天放风筝可以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另一方面则是古人认为春分时节的风最适合放风筝。

随着宋代以后放风筝活动的普及,风筝也成为了一种题材和意象,在文人士大夫阶层就出现了大量借写风筝表达志趣的诗篇。

风筝的种类

1、串式风筝:把数只相同或者不同的风筝像穿糖葫芦似的一拴在一根或多根线上放飞的风筝。我国常见的串式风筝,有串雁(鸿雁传书)、龙头蜈蚣、七仙女下凡、八仙过海等。

2、桶形(立体)风筝:一般采用折叠结构的骨架,由一个或多个圆桶或其他形状的桶组成的风筝,象宫灯、花瓶、火箭、酒瓶等皆属此类。

3、板子风筝:就是平面板形风筝。升力片就是主体部分,四边有竹条支撑,形状多八角、菱形、正方形、四边形等。这类风筝一般都拖着个长长的尾巴或穗子,这对起飞有益处。

4、硬翅风筝:翅子是固定的,升力片用上下两根横竹条做成翅的形状,两侧边缘高,中间凹,形成通风道。翅的两端向后倾,使风从翅两端逸出。如北京流行的米字风筝、花篮、鸳鸯、喜鹊、鹦鹉等。

5、软翅风筝:升力片是用一根主翅条构成,翅子的下端是软性的,没有依附主条。骨架结构多做成浮雕式,适宜于禽鸟和昆虫风筝。

展开全文

热门推荐

相关攻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