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邻里效应
2024-07-18 12:35:35作者:饭克斯
在南朝时候有个叫吕僧珍的人,生性诚恳老实,又是饱学之士,待人忠实厚道,从不跟人家耍心眼。吕僧珍的家教极严。他对每一个晚辈都耐心教导、严格要求、注意监督,所以他家形成了优良的家风。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待人和气、品行端正。吕僧珍家的好名声也远近闻名。
南康的郡守季雅是个正直的人。他为官清正耿直,秉公执法,从来不愿屈服于达官贵人的威胁利诱,为此他得罪了很多人。一些大官僚都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总想除去这块心痛。终于季雅被革了职,成了平民。
季雅被罢官以后,一家人只好从气派的大府第搬了出来。到哪里去住呢?
季雅实在不愿随随便便找个地方住下。他颇费了一番心思,离开住所,四处打听,想寻找一个最合心意的住所。很快他就从别人口中得知,吕僧珍的家庭是一个君子之家,家风极好。他非常高兴马上来到吕家附近,通过观察发现吕家子弟果然个个温文尔雅,知书达理。
说来也巧吕家隔壁的人家要搬到别的地方去,打算把房子卖掉。季雅赶快去找这家要卖房子的主人,愿意出1100万钱的高价买房,那家人很是满意,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于是季雅就将家眷接来,在这里住下了。
作为邻居吕僧珍过来拜访这家新邻居。两人寒暄一番,谈了一会儿话,吕僧珍问季雅:“先生买这幢宅院,花了多少钱呢?”
季雅据实回答。
吕僧珍很吃惊:“据我所知,这处宅院已不算新了,也不很大,怎么价钱这么高呢?”
季雅笑了回答说:“我这钱里面,100万钱是用来买宅院的,1000万钱是用来买您这位道德高尚、治家严谨的好邻居的啊!”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好邻居”的重要性。季雅宁肯出高得惊人的价钱,也要选一个好邻居,正是因为他懂得邻里效应的道理。他知道好邻居会给他的家庭带来良好的影响,所谓“近墨者黑,近来者赤”。
其实生活中附近的人对我们的影响,是我们无法回避也不应忽视的。有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此话不无道理。比如人们大部分的朋友,不是同学、同事,便是近邻。
又如人们总是能够比较方便地在同学同事或邻居中找意中人,而所谓“千里姻缘一线牵”总归是不太多的。美国社会学家巴萨德曾研究了费城的5000份结婚申请书,发现三分之一的夫妇,婚前住在五个街区之内的范围中。因而邻里效应不可忽视。
我们如果想理解“邻里效应”得以产生的原因,似乎并不太难。按照有关专家的解释,这无非是由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因为人们普遍存在一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期望,要努力和邻近者友好相处,所以会尽量避免让近邻感到不愉快;同时人们看待对方,也倾向于多看积极的方面,忽视消极的方面。这样各自便为“邻里效应”的产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前提。
第二人们在互动过程中,总是不由自主地力图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报酬。基于这点和邻近者交往,肯定要比和距离远的人交往所付出的代价小。这主要是了解对方容易,只花相对小的功夫,就能获得关于对方的某些信息,容易预测对方的行为。能够预测对方的行为,就可以在和他交往时产生一种安全感。人们都愿意和使自己感到安全的人打交道。另外和近邻者打交道时,往往付出较小的努力就能够达到目的,比如向近邻借东西,最起码可以少走几步路。
对处于邻近空间中的人群,“社会感染”更易起到一定的整合作用,人们相互之间靠感染达到情绪上的传递交流,使之逐渐一致起来,进而引起比较一致的行为。比如一个小偷在车厢里扒走了一个乘客的钱包,近邻的乘客知道后,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互相感染,群情激奋,最后一致行动起来,把那个小偷扭送到附近派出所处理。这就是“近邻”的好处。
因此不管怎么说,我们都不能忽视身边的“邻里效应”对自己的成长和幸福所带来的影响,要尽量做到强化良性的“邻里效应”,而防止恶性的“邻里效应”,也就是尽量要和好邻居为伍,而避开不好的邻居——即使无法避开,也要提防他们无形中对我们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