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

2024-07-18 00:45:43作者:饭克斯

一、组织行为学的意义

※促进人际交往能力;

※达至有效沟通;

※提高工作效率;

※挖掘人的潜能;

※优化领导行为,形成有效领导风格;

※重视组织设计,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

二、组织行为学的相关学科

※管理学与组织行为学

※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

※其它学科:社会学、政治学、行为学、生理学、人类学、伦理学等。

三、组织行为学研究对象

四个层次

-个体

-群体

-组织

-社会环境

四、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和发展理论演变

※第一阶段:科学管理学派阶段

大概时期:20世纪初——30'S

代表人物:韦伯、泰罗

代表理论:标准化组织管理,职能组织设计

理论要点:视组织为封闭的理性模型,将组织中的人看作是理性的人,一切均安事先规定的规章制度、原理、原则来办事。

※第二阶段科:行为科学学派阶段

大概时期:20世纪30——60'S

代表人物:梅奥、麦克雷戈等

代表理论:非正式组织,X、Y理论,超Y理论

理论要点:视组织为封闭的社会性的模式,重视人的社会和心理需要,研究组织内部人与人的关系的改善对提高工作效率的影响。

※第三阶段;数学学派或管理科学学派

大概时期:20世纪60——70'S

代表人物:钱德勒、劳伦斯、洛希

理论要点:视组织为开放的理性模式,把组织管理归结为简单明了、用数量表示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成果。

※第四阶段:综合学派(企业文化)

大概时期:20世纪70——80S

代表人物:维克、马奇

理论要点:视组织为开放的社会性模式,重视组织的生存价值、社会作用和性格特征,强调人是社会组织的核心,关注组织气氛、个人价值、尊重与信任。

※第五阶段:电子管理

大概时期:20世纪80——90S

主要特征:重视高新技术对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大力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如管理行为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电子商务等,以支持产业发展。

※第六阶段:组织学习

大概时期:21世纪以来

理论要点:在环境复杂多变、竞争更加激烈的当代社会,必须着眼于提高企业适应环境的能力,即组织学习能力,增强团队精神,才能使组织在未来长期生存、不断发展。

五、个体行为分析

※个体行为规律

①个体行为影响因素:社会经历、心理特征、客观环境

②性格与环境——

人的行为特点:因果性、目的性等

行为=性格(内因)环境(外因)

文化差异、教育与个体行为

※知觉与判断

※个性差异及测量

※个性与管理

电脑没电了……今天就到这里啦~~

展开全文

热门推荐

相关攻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