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传统文化的例子有哪些
2024-07-18 00:03:02作者:饭克斯
传统文化的保护和运用在我们日常生活并不少见。那么有关传统文化的例子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有关传统文化的例子有哪些
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忧国忧民、以德化人、和谐持中等思想,对当前的素质教育有借鉴意义。、
1.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为了与天地斗争,中国人民从来就不肯轻易认输,总是不屈不饶地抗争。《易传》总结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发展,激励着中华儿女在困境中崛起,在逆境中奋进,永不屈从于外来的压迫。自强不息还体现为一种自立和自尊的人格特征,形成中国人讲名分、重气节的民族精神。正如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三谓大丈夫。这使得人们追求一种独立完善的人格,这种美德流传下来,成为人们为国家、为民族奋争的精神力量,并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2.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孔子的诗可心怨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打上了这种忧患意识的烙印。从岳飞的笑谈渴饮匈奴血到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种忧患意识就是一种爱国精神,体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
3.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即厚德载物。如战国时代齐桓公开创的稷下学宫汇集了当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等诸家学派,当时在稷下学宫讲学和游学的大师有淳于髡、邹衍、田骈、孟子、荀子等诸子,号称诸子百家。这些大师在学宫里自由讲学、自由辩论,开创了我国文化史上百家争鸣的先河,为中华文化的继往开来做出了巨大贡献。一般认为从汉武帝开始,我国便形成了儒家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局面,但实际上我国文化发展史主要是以儒道互补为基本线索的,而这一线索本身就体现了文化的兼容性。
4.以德化人的高尚风范春秋时期的大政治家管仲曾把道德与国家的存亡联系起来,把礼义廉耻提高到国家兴亡的高度。大思想家孔子则更是以礼释仁,认为仁与礼是相互制约、相互统一的,而仁礼的统一就是德。孔子所强调的德,一是指统治阶级的统帅之德,要求以此德来统治百姓,拥有百姓。二是指感化之德即伦理之德,以此德来感化百姓,保持和谐。这种崇德思想不断发展和泛化,并在家庭伦理中得到完全的体现。这使得我国古代在文化传递和教育过程中始终把道德放在第一位,如孔子进行教育的内容是礼、乐、射、御、术、数,他把礼放在首位,这是崇德思想在教育活动中的典型反映。这一思想的目的是主张以德化人,利用道德的作用和力量来寻求家庭伦理的和谐,寻求社会政治秩序的一致和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
5和谐持中的思想境界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和谐,即认为每一个事物都应按照其自身的规律自然地发展。这其中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个人自我身心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就会促使社会稳定,家庭和睦;个人身、心间的和谐就能使人做到遇事宠辱不惊,进退有据;人与自然的和谐就能互得其利,持续发展。儒家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最终目标主要是要达到第一种和谐,而佛教、道家则侧重于后两种和谐。道家的道法自然的思想对我们今天学习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尤有借鉴意义。中国传统文化还认为,要达到上述的3种合谐,就必须坚持中庸之道,即做事要适可而止、恰到好处,反对走极端。
传统文化的历史沿革
中华传统文化即是先秦时期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关于对人、对社会的认识,以及对社会行为规范的追求,----即仁义礼智信。儒家学者们强调礼,追求礼,即是要树立一种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观,用以调整和约束人们的社会行为。文既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礼乐制度、法律条文等。古文字是指纹理、花纹之意。后来发展为包括美好的言语、思想、行为、待人、处世等表之于外的都称为文。文明一词就是文的延续。化是教化、教行的意思。
经过西周幽、厉时代的大混乱,这期间直到老子、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公元前550年左右),在这三百多年时间里,周国以及所有的诸侯邦国的人民没有得到很好的休养生息,也没有真正地得到安居乐业,一直生活在战乱中。《周礼柞氏》:若欲其化也。《国语晋语》:胜败若化。《礼记乐记》:和故百物化焉。《孟子公孙丑下》: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荀子正名》:状态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易系辞传》:知变化之道。《说文》:匕,变也。徐灏曰:匕化古今字。用为变化改变之意。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比春秋时更为激烈和频繁,规模也更大。到公元前222年,秦攻辽东,灭齐,中国统一,这期间又是两百多年,孔孟思想虽没有灭迹,但也少有人传承了。尤其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对这些思想的传承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汉代刘向在《说苑》中说: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此处文化一词与武功相对,含教化之意。南齐王融在《曲水诗序》中说: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其文化一词也为文治教化之意。文化一词在西方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原义是指农耕及对植物的培育。自15世纪以后,逐渐引申使用,把对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也称之为文化。文化一词的中西两个来源,殊途同归,今人都用来指称人类社会的精神现象,抑或泛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历史学、人类学和社会学通常在广义上使用文化概念。
到宋朝,公元后1150年左右,朱熹拜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发现了儒、道、佛之学的破绽,于是专心儒学,继承二程,又独立发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后人称为程朱理学。他在本土儒道与董仲舒阴阳五行理论的基础上,融合外来的佛教,实现了最早的洋为中用,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博大精深,但是在中国元明清三代,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把朱学扭曲巩固起来,作为在上层建筑领域实行政治文化专制的理论依据,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1919年的五四运动,乃是反对封建文化的新文化运动,一方面是企盼与要求自由、理性、法治与民主的实现与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全盘性反传统的兴起与泛滥。直到七十年代的“”,破四旧、立四新,仍然有全盘西化的思想在存在。直到现在仍有不少人斥儒学、佛教、道教为封建糟粕,以为只有科学才能强国、才能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