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为什么和老子,孔子出现在同一个时期
2024-07-17 23:05:58作者:饭克斯
因为
1、古代的印度和中国都处于重大社会变革时期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而古代印度从公元前8世纪,雅利安人侵入印度恒河流域(佛教主要诞生地),婆罗门教文化和四种姓制度也给土著部落和社会、文化带来巨大冲击。有冲击就有变革,而变革需要理论、思想指导。这是产生条件。中国春秋时期的城市2、这一时期,人类社会进入首个经济发达、商贸繁荣、手工业兴盛、农业新技术普及推广、社会分工细化、人口大幅增长、新兴阶层产生以及城市形成等的时期,这为思想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3、这一时期的印度和中国都出现了百家争鸣、各种思想、学术空前繁荣的现象。印度在公元前6世纪形成了婆罗门教、沙门(意译息恶、修道)团体两大思潮。其中沙门组成的团体观点繁多,佛经上说有“九十六种外道”或“六十二见”。春秋文人贵族生活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大发展的时期,思想文化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中国人把这一时期称为”诸子百家”时期。4、这一时期的印度和中国都是战火频仍的时期。国家林立、兼并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人民生活痛苦。部分地区实现了统一,当然一些人经历了灭国灭族的悲痛,比如说释迦牟尼。所以孔子说:“礼乐崩坏”。在早期的佛教经典中,把印度这一时期的“国王之难”与“盗贼之难”相提并论。简单说就是大时代、大冲突、大变革产生大思想。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