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在军事和社会方面方面的变化

2024-07-17 21:23:25作者:饭克斯

我简单的论述一下:

政治:周天子的权利衰微,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诸侯国逐渐强大并不断攻伐兼并,不听周天子调遣,只到后来名存实亡。诸侯国注重招揽人才,发展自己的经济,扩张自己的版图,谋图称霸,到后来出现了著名的“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经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器代替青铜器,新生产工具的使用等等),原始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渐不适应,井田制遭到破坏,土地兼并集中,私有制出现,并出现大批富有的新贵族和有志之士,提出了变法的主张。一些国家通过变法逐渐强大(如秦国),一些没落贵族故步自封,终于被蚕食瓜分(如宋国)。

军事: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促进了军事的发展,各国都注重发展自己的军队。一只强大的军队需要强大的国力作后盾,还要有优秀的将领,春秋战国名将辈出,如吴国的孙武,秦国的白起,赵国的廉颇,赵奢等等。军事思想发展,涌现许多军事家,如孙武、尉缭子、田穰苴等。军事著作很多,如著名的《孙子兵法》、《孙槟(月旁)兵法》《吴起兵法》《司马发》等等。

思想:社会的急剧变革使社会中的有志志士和有远见抱负的知识分子提出了不同改革方案,各种思想流派百家争鸣,出现空前绝后的思想大爆炸局面。道家、儒家、法家、阴阳家、墨家等等,代表不同的社会阶层,贡献了影响中国文化五千年的思想。道家代表没落贵族对社会变革无可奈何的表现,提出“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的思想,希望回到原始“和谐”淳朴的社会,是一种倒退的表现。……

民族关系:随着中原文化向不同方向的辐射,原来的所谓蛮夷之地,如西边的秦,东方的齐(东夷部落),东南的越族,南方的楚,西南的巴、蜀地,以及北方的犬戎等少数民族,都互相交往,出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华夏的观念不在是山西和河南,山东,陕西,湖北的人民都自认为是中华正统。

展开全文

热门推荐

相关攻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