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你的深度思考能力,是如何一步步被毁掉的》的分析

2024-07-17 21:02:06作者:饭克斯

这几天看了弗兰克写的《爆款写作课》这本书,书中用《你的深度思考能力,是如何一步步被毁掉的?》这篇阅读量达到10万加的文章来举例,说明这篇文章是如何成为爆款文章的,写作技巧是什么,感到文章写的很好。突然想到我在北京拆书帮学习力导师班学到的八大问分析问题和整理问题的方法,试图对这篇爆款文章来分析和整理一下,看看我究竟能有什么样的收获。

如果要用八大问来分析问题和整理问题,那么首先要清楚什么是八大问,分别用“前因后果”和“适用过界”这八个字代表八个问题。

第一个“前”字是“前车之鉴”,我为什么要关心这事?这对我重要吗?如果重要的话,这篇文章作者是怎么引出这个信息的?第二个“因”是相因相生的“因”。作者提出了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它是怎么样验证和排除这些假设的?还有其他可能性吗?第三是“后”,“以观后效”的“后”,作者提出什么建议?如果你按这个信息去做效果怎么样?对我的好处是什么?第四是“果”“自食其果”的“果”,什么叫自食其果,我看完了,我不那么做,那结果会怎么样?我要是不改变后果有多严重?通过以上这四大追问分析问题,帮助你把一篇文章从一个逻辑点,从一个建议一个观点推论出它的逻辑链,前因后果便成了一条线。

以下四大问是“适用过界”,“适用过界”的要求比“前因后果”要高一些,第五问是“适得其反”的“适”,有没有相反的观点?有没有不支持的案例?第六个是“使用条件”的“用”,我要做到的话,得具备哪些条件,考虑成本,有没有能力承担其它相关的风险等等?还有什么情况下不管用。第七是“旁敲边鼓”的“边”,从前有没有看到过类似的信息,其他的领域其他的行业,其他的文章如何看待类似问题。第八是“楚河汉界”的“界”,无论是相反还是类似的信息与我当前看到信息的真正区别是什么?交界在哪里?通过这四个问题来刻意锻炼你的批判思维,这一点非常重要。

《你的深度思考能力,是如何一步步被毁掉的?》这篇文章打开和关注的人非常多,首先这篇文章对我来说比较重要,因为我自己就存在深度思考能力不足的问题,我就存在文中所说的将时间浪费在无用地方的问题,比如说看微信,不知不觉将时间大量的浪费掉,所以这篇文章对我来说特别的重要,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认识和改变自己目前的现状。那么作者是如何引出这个信息的?通过一个故事。他在一个商场看到很多的人在排着几十米的长队买喜饼。排队的90%的人在玩王者荣耀来消磨时间,从而引出为什么这么多的人将时间浪费在无用的地方这个信息。

那么作者在这里提出了关于哪些原因的假设?1995年,有全球500多位精英在旧金山开了一次大会,就如何缓解80%的人与20%的精英的矛盾的问题,采用的方法就是消除这80%人口的多余精力和不满情绪,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当时他们的结论是给80%的人口中塞上一个奶嘴,让他们愿意在为他们量身定做的娱乐信息中慢慢丧失热情,抗争欲望和思考的能力。为此这些精英提出了两项战略,一是发展发泄性的产业,具体而言包括色情业、赌博、暴力型影视剧,集中报道无休止的口水战,纠纷冲突等等,让大众将多余的精力发泄出来,二是发展满足性的产业,包括报道连篇累牍的娱乐圈新闻、明星花边、家长里短、各种小恩小惠的活动,以及偶像剧综艺等大众娱乐节目,让大众沉迷于享乐和安逸中,从而丧失上进心和深度思考能力。目前来看这个战略是成功的。那么针对这两个假设,文章是如何排除和验证这个假设呢?第一个就是说,一切偶像剧,明星娱乐圈,微博暴力冲突,情绪煽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实这样的信息,而且这样的东西99%是与我们毫无关系的,但是一些娱乐的节目可以给我吗?通过各种途径,创造一些对我们有吸引力的信息,来使我们关注他们,通过这种方式使我们将大量的精力耗费在这些无用的媒体上。

文中建议我们要制定一个真正为自己的目标做一些事情。给出了我们三点建议:第一是拒绝低幼化的语言刺激,第二是拒绝抢夺注意力的低劣产品,第三是为自己设定有意义的目标。那么如果我按照作者提供的三个建议,也就是说,能使我养成一种长期产生幸福感的事情,对我的好处就是我可以养成一个比较好的生活习惯,工作习惯和阅读的习惯。自食其果不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呢?不改变的问题有多严重啊?如果不这么做,一旦你习惯了这种低成本高回报的刺激,你就很难再去做那些高投入的事情了。因为我们的大脑已经被周围的环境塑造成了习惯轻而易举获得大量的愉悦感,你就会慢慢对这种愉悦感脱敏,久而久之这种强度的愉悦感已经满足不了。这样下去的后果就是公众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失去自主思考和判断能力,最终他们会期望媒体为他们进行思考并作出判断。

那么再用“适用边界”这四个问题对这个文章进行一个整理,“适得其反”,就是有没有相反的观点,那么我曾经简单的翻过两本书,一本《游戏改变人生》和一本《游戏改变世界》,那么这两本书就写到你可以玩游戏,有节制的玩游戏可以有效的缓解人的压力。

“用使条件”,要这么做得具体具备哪些条件?考虑成本,收益,效果,态度等。如果要这么做,我觉得首先尽可能有一个积极正能量的环境,如果说你身边的人都是文中所说的这样的人,那么你很难自己做到,比如说大家可以一块儿建一个学习群,一个读书会,比如说我们现在邯郸成立的拆书帮分舵,都是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在这样一个集体的环境里改变和成长。

“旁敲边鼓”,那么从前有没有类似的或看起来差不多的信息呢?李笑来在他的《通向财富自由之路》中写道人生的三个大坑,一是莫名其妙的凑热闹,二是心急火燎地随大流,三是操碎了别人的心肝,他说到99.99%的人都在这三个大坑里。他的意思基本上就和这个观点相同。

“楚河汉界”的“界”,这篇文章所提出的信息与我刚才所说的李笑来《通向财富自由之路》真正区别是这篇文章只是给了三点建议,而不像李笑来给出了具体的方法,所以你看过这篇文章以后可能会感到更大的焦虑,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办了。

展开全文

热门推荐

相关攻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