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中国象棋世界冠军
2024-07-16 07:24:03作者:饭克斯
根据心理学研究,青年成才最高要的创造性心理品质有以下几个方面:
1.智力。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思维,不受传统观念束缚,敢于创新。
2.情绪。对创作充满热情,情绪饱满稳定。
3.兴趣。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对从事的创造性工作充满兴趣。
4.意志。为确定目标而努力,坚持不懈,百折不挠。
5.性格。富于事业心与责任感,自觉勤奋,充满信心,谦虚谨慎。
一名棋手在奔向大师目标的征途上会经历许多考验,而作最后冲刺成功时,通常具备以下五个条件:
1,技术过硬。包括开局战术、中局实力、残局功夫均应达到较高造诣。并应具有个人技术风格与特长。我过去棋风偏于稳健,布局战术运用偏于单调,1977年全国赛时有明显转变,如先手对熊高平一局采用中炮冲中兵急攻,后手对宋万昌一局采用鸳鸯炮反击,都是自己过去极少采用的。对柳大华一局,我创新祭出中炮直横车新战术,开辟了此局的新变化,而中局阶段双马盘旋配合车炮,取得局面优势。对王嘉良一局,后发制人施展残局功夫,大战一百多回合取胜。
当前随着棋艺的发展,对棋于的技术要求就更高了。开局应掌握多种多样阵法,并对自己擅长的布局有深入的研究体会。中局要有敏锐的局面直觉与深刻的审局能力、算度能力,果断的决策与应变能力。残局善于取势,控制局面引向胜率较高的状态,等等。
2,精力充沛。当时我39岁,年龄偏大,但这是社会历史条件造成的,好在仍属年富力强之时,身体状况尚好。
当前国运盛、棋运盛,社会条件对棋手成才有利。通常20岁前后是人生精力最旺盛的青年时期,记忆力强,专心致志,冲劲十足,是取得初步成就的最佳年龄段。精力充沛是指脑力与体力功能强,才能经得起多轮激烈大赛的拼搏要求、否则身体欠佳是难以支撑的。
3,心理正常。一场大赛包括若干局棋,总会有输赢。要经得起赢不松懈斗志;也要经得起输,不怨天尤人,避免情绪大起大落,保持一颗平常心。
在当前竞赛激烈,棋手水平普遍提高的情况下,对心理品质的要求就更高了。据专家认为一场体育比赛的成功率,心理因素占30%,这对于棋赛也是合适的。尤其在双方棋力相当的情况下,心理因素更显其重要作用。临场时棋手心理上的弱点,会表现为急躁、疏忽、胆怯、紧张等,引起心绪不宁,影响冷静思考。所以成熟的棋手在比赛中要善于调整心理,使之达到良好状态。
4,经验丰富。这里主要指大赛经验,许多棋手都是经过多次大赛锻炼考验,经历多次失败、冲刺才获得最后成功。我参加过1974年、1975年两次全国赛,成绩都不大好。尤其是对待不同棋力、风格类型的对手,往往只凭主观单一的战术方针,不善于因人制宜。总结教训之后,在1977年全国赛中有所改进。
当前对棋手在大赛中要求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别待强手与弱手,对待攻击型、稳健型、灵活型的对手,一局棋处于时间宽裕与时限恐慌,某轮赛前处于高积分与低积分等等,都能富于经验去应付,这样成功率就高些。
5,机遇很好。我在小组预赛中,关键性的两局棋对杨官璘、柳大华,都是自己执红棋先手,这是抽签的运气。尤其对柳大华之局,如改为执后手下成和棋,则积分较低于柳大华而被挤出决赛前6名。
机遇包括碰不同棋力对手时执先或后手、还有对不同强手在轮次上的先后次序,甚至还有别人的胜负影响对手分等,都会关系到一局棋的胜负与最后名次的排列。当然机遇与技术比较而言只处于次要地位,棋赛胜负主要决定于棋力。当具备足够棋力的棋手是会成为大师的,而机遇不同会影响其成功的快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