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的双方各有几种棋子

2024-07-14 07:13:24作者:饭克斯

中国象棋的双方各有7种。共16个棋子。

1、帅(将)

帅(将)是棋中的首脑,是双方竭力争夺的目标。它只能在九宫之内活动,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每次走动只能按竖线或横线走动一格。帅与将不能在同一直线上直接对面,否则走方判负。

2、仕(士)

仕(士)是将(帅)的贴身保镖,它也只能在九宫内走动。它的行棋路径只有九宫内的四条斜线。

3、相(象)

相(象)的主要作用是防守,保护自己的帅(将)。它的走法是每次循对角线走两格,俗称“象飞田”。相(象)的活动范围限于河界以内的本方阵地,不能过河,且如果它走的田字中央有一个棋子,就不能走,俗称“塞象眼”。

4、车

车在象棋中威力最大,无论横线、竖线均可行走,只要无子阻拦,步数不受限制。因此一车可以控制十七个点,故有“一车十子寒”之称。

5、炮

炮在不吃子的时候,移动与车完全相同。当吃子时己方和对方的棋子中间必须间隔1个棋子(无论对方或己方棋子),炮是象棋中唯一可以越子的棋种。

6、马

马走动的方法是一直一斜,即先横着或直着走一格,然后再斜着走一个对角线,俗称“马走日”。马一次可走的选择点可以达到四周的八个点,故有“八面威风”之说。如果在要去的方向有别的棋子挡住,马就无法走过去,俗称“蹩马腿”。

7、兵(卒)

兵(卒)在未过河前,只能向前一步步走,过河以后,除不能后退外,允许左右移动,但也只能一次一步,即使这样兵(卒)的威力也大大增强,故有“过河的卒子顶半个车”之说。

扩展资料:

中国象棋的发展史:

一、春秋战国时期,战争连年不断,人们仿照军队的编制、布阵遣将的方法等创制了一种新的棋类游戏,这当是象棋的最初形式。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民间十分流行这种“象戏”的棋类活动。北周武帝宇文邕对象戏进行了总结和改进,为象棋的最终定型奠定了基础。

三、唐代开国后,太宗李世民却加以提倡,并出现了新的突破。在宝应象棋里就出现了王、军师、马、象、车、兵6种棋子,这与现在流行的象棋已经非常相似了。

四、第一种象棋至南宋时,增加了河界。此后这种象棋在民间广为流传,并一直沿用下来。当时的象棋己完全定型为现代象棋的棋制。

1997年7月,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洛阳市北宋墓中,发现了当时瓷质圆形象棋子32枚。这是一副完整的象棋,其中,黑白象棋子各16枚,正面字上涂金。

棋子的兵种有将、士、车、象、马、孢、卒,这副象棋的棋制和现代象棋己完全无异。

五、明代中期以后,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象棋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此时名棋手辈出,象棋的棋艺著作也得到了繁荣发展,出现了许多棋谱,反映了明代人对象棋深入探索的成果。

六、清代的象棋进一步平民化,普及面广。同时在象棋界,名手众多,棋派林立。象棋谱中也多是精湛之作。这些都对近代和当代象棋的发展及棋艺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

展开全文

热门推荐

相关攻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