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答案50分悬赏,懂三国的进来!!!
2024-07-14 06:01:12作者:饭克斯
1新野是诸葛亮火烧的吗?说明证据!
2诸葛亮是蜀国最大的功臣吗?说明证据!
3是诸葛亮收复姜维的吗?
3易中天说的你们赞同吗?为什么?
1.不是。
《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蔡夫人议献荆州诸葛亮火烧新野”中说是诸葛亮计烧新野城,大败曹仁等。从史料中考察,事实却好像并非如此。
《三国志•先主传》载:“十二年,……曹公南征表,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这段史料说明,曹操亲自南征荆州的时候,刘备屯扎在樊城,而非新野,也就无从由新野逃至樊城。而且这则史料也说明,此时刘备对于曹军的动向是不清楚的,甚至“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同时刘备此时应该没有和曹军交战,而是“遂将其众去”,仓皇撤退。
《三国志•武帝(曹操)纪》载:“秋七月,公南征刘表。八月表卒,其子琮代,屯襄阳,刘备屯樊。九月公到新野,琮遂降,备走夏口。”亦佐证,刘备当时没有屯驻在新野,而是在樊城。同时当曹操进驻新野之后,刘琮这才投降的;而并非如演义中所说,刘琮先投降曹操,曹军才和刘备在新野打了一仗。
《三国志•诸葛亮传》载:“俄而表卒,琮闻曹公来征,遣使请降。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这则史料同样印证刘备驻扎樊城,而且没有诸葛亮用兵的痕迹。作为胜利者如果战争属实,在其纪传中应该会记录下来。顺便一说此亦载徐庶并非那么早就离开了刘备,其与诸葛亮还是共事过一段时间的。
《三国志•曹仁传》载:“从平荆州,以仁行征南将军,留屯江陵,拒吴将周瑜。”没有记录平荆州时,曹仁有过什么战斗。
《三国志•许褚传》中没有一个字提及他参与过平定荆州的战役。
综上所述新野之火,子虚乌有耳。
2.是。
其实力是问题仁者见仁,即使我坚定地说“是”,别人提出不同意见,也不可以盲目地否定,我只讲我个人的评价依据罗列出来,希望能够说服大家。
参看《三国志》之中,列传的排序与是否单独立传。
封建史官修著正史,常常以开国元勋为先(当然除去亲族王族、后宫嫔妃),又以地位尤重者居尊。来看看《三国志•蜀书》的排序,就知道陈寿本人如何给诸葛亮定位。《蜀书》“先主传”后为“后主传”,后为“二主妃子传”,后为“诸葛亮传”。也就是说诸葛亮的排序,仅次帝王和妃子,说他是首要功臣,应该无疑。《蜀书》资料缺乏,但是纵观《三国志》中除去帝王,单人立传的只有他和陆逊,可见其二人都是国之砥柱,邦之栋梁!
参看功绩。
其一,隆中对策的提出,是刘备事业由粗放化朝集约化发展的转折点。且不议论“隆中对”的具体规划是否完全符合实际或者是否完全出自于其本人的首创,单就其对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的影响和预测来看,就不可忽视。从刘备这一方面来讲,一改原来的无序化经营,而非常有条有理地开始经营自己的霸业,有了近景、中景、远景规划,光凭这一点,就是一件非常大的功劳。可以说诸葛亮是蜀汉政权的总设计师。
其二,精于内政。诸葛亮精于内政,毋需多言。但值得一说的是,稳定内政、巩固后方的功绩时常不被人看重。汉高祖刘邦认为其开国丞相萧何是其第一功臣,他当时的一段“狩猎”比喻是非常经典的,用在诸葛亮身上也十分恰当。“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指怀疑萧何功绩的武将们)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也就是说,军政大事的谋划决定,更加需要高瞻远瞩,故比那些具体实现的人来说其功更高。诸葛亮稳定后方,常有善议,保证蜀汉集团军需兵员,乃是头等大功,如萧何故事。
其三,长于治军。这里说的是“治军”,而非“统军”。诸葛亮是否善于统军打仗,争议颇大,鄙人不便妄言,大体观点:其统军之才,超乎常人,但决非三国之冠。但是转眼看看其“治军”之才,可谓冠者矣。蜀国地狭人乏,人口基数较之曹魏甚少,甚至少与孙吴。所以诸葛亮实行精兵政策,对军队的治理十分重视。他注重军队的质量和军队的补给系统建设;实行更战制以节省人力;排演阵发,至唐尚有流传;发明运输工具(木流牛马)和改进武器(诸葛连弩);注重少数民族军队建设;注重军队思想建设,保持军队高昂斗志和和谐关系(诸葛在世,蜀军叛乱者不见于史)等。由于他的治军,使区区蜀国数万军队(最多时至十万)能够以攻为守,多次侵扰成倍强大的曹魏,并且使其处于被动防守的境地,不能不说其“治军”才能之高,对于蜀汉政权的维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四,澄清“过错说”。有些人要把诸葛亮拉下神坛,就尽力网罗其过错,不凡有三:“压制人才”、“大权独揽”、“穷兵黩武”。我承认诸葛亮的“人才政策”并非是最优秀的,但也不能说成是“蜀汉无人”根源。“蜀汉无大将”一语出自小说,是否属实不能确定,一也。由于蜀国人口少,文化水平低于中原,教育水平不高,接近少数民族(并非鄙视,而是当时现状如此)等,即是说蜀汉人才少与、劣于曹魏,那么也不可以说是诸葛亮的人才政策根本错了,二也。这葛亮确实在对待人才问题上有失误,用人不当过,但不至于过分夸大,以成重罪,三也。人才问题牵扯到各利益集团的利益均衡问题,任用谁,不任用谁并非都依据才能,其人的家世背景,所属利益集团,都必须考虑。四也。由此四点可知“压制人才”一说,夸大其辞。“大权独揽”一说,似有争议,鄙人只引晋人袁淮谓诸葛亮语来说明这个问题。“(其)受六尺之孤,摄一国之政,事凡庸之君,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这已经是很高的境界了,如果说他专权,那么在古往今来的专权者中,做到“国人不疑”的,实在很难找出第二个。所以我们很难知道当时的历史人物内心是否真有专权的动机,但是事实上却说明,其“专权”并没有欺凌主上、造成社会动荡和不安,凡而维系了一个王朝的生死,这种“专权”,我看即为实事,也没有什么不妥,因为毕竟“事凡庸之君”嘛!“穷兵黩武”说,争论更加激烈,我还是只谈历史事实,就是在诸葛亮在世时,并没有蜀国衰亡的大的征兆。诸葛亮死于234年,蜀亡于263年。他死后近30年,蜀汉才走到终结,诸葛亮毕竟无法预料身后事,把蜀汉的灭亡推到他的“黩武”身上,多少事对他的苛责……
参看评价。
杨戏:忠武英高,献策江滨,攀吴连蜀,权我世真。受遗阿衡整武齐文,敷陈德教,理物移风,贤愚竞心,佥忘其身。诞静邦内四裔以绥,屡临敌庭,实耀其威,研精大国,恨於未夷。
张裔:公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身者也。
贾诩:诸葛亮善治国。
刘晔:诸葛亮明於治而为相。
傅干:诸葛亮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而为之相。
刘备: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司马懿:天下奇才也!
陈寿: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於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又於杨洪传,谓“西土咸服亮之能尽时人之器能也。”
这些都说明了诸葛亮的才能绝世,居功甚伟,所以说“蜀国最大的功臣”,诸葛亮当之无愧。这得再补充一下的是,古代史官,喜欢突出历史人物而忽略人民的力量,喜欢彰显个人的历史功绩,而不愿看到集体的力量。蜀汉政权的萌芽、发展、壮大、维系,无不受到蜀汉要人的影响,这葛亮虽居首功,但也不至于到反手为云,覆手为雨,仙掐神算,预知千年的地步,所以还是要理性地看待历史人物的历史功绩。
3.不是,姜维是不得重用、遭人怀疑、自投蜀营的。
《三国志•姜维传》载:“建兴六年,丞相诸葛亮军向祁山,时天水太守适出案行,维及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从行。太守闻蜀军垂至,而诸县响应,疑维等皆有异心,於是夜亡保上邽。维等觉太守去,追迟,至城门,城门已闭,不纳。维等相率还冀,冀亦不入维。维等乃俱诣诸葛亮。会马谡败於街亭,亮拔将西县千馀家及维等还,故维遂与母相失。”这册史料记录了姜维归蜀的经过,大概如下:蜀汉建兴六年,诸葛亮军出祁山,天水太守刚好出行,姜维随行。当时蜀军势大,各郡县纷纷叛魏降蜀,太守怀疑姜维也有异心,于是连夜逃往上邽。姜维稍后才发觉太守逃走了,没有追上,到了上邽,不接纳他;回到冀城,也不让他进城,于是,姜维等人(看来还有随行)主动拜访诸葛亮,投降了。这说明诸葛亮没有用计,而是姜维自己遭到了“太守”的怀疑,难以容身,才投奔蜀营的。
《三国志》引注《魏略》载:天水太守马遵将维及诸官属随雍州刺史郭淮偶自西至洛门案行,会闻亮已到祁山,淮顾遵曰:“是欲不善!”遂驱东还上邽。遵念所治冀县界在西偏,又恐吏民乐乱,遂亦随淮去。时维谓遵曰:“明府当还冀。”遵谓维等曰:“卿诸人(回)复信,皆贼也。”各自行。维亦无如遵何,而家在冀,遂与郡吏上官子修等还冀。冀中吏民见维等大喜,便推令见亮。二人不获已乃共诣亮。亮见大悦。未及遣迎冀中人,会亮前锋为张郃、费繇等所破,遂将维等却缩。维不得还遂入蜀。诸军攻冀皆得维母妻子,亦以维本无去意,故不没其家,但系保官以延之。此语与本传不同。这则史料的经过与正史稍有出入,但还是不见诸葛亮用计的痕迹,而且,姜维的老母亲也并非在诸葛亮的算计之中,可见,姜维投蜀,诸葛亮没有用什么计谋。《诸葛亮传》对此更是只字未提。
恐怕,诸葛亮用计赚得姜维,纯属小说家之言吧!
4.基本赞同。
易中天对于三国的品评,基本上还是中肯的。但仍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从下定论。
一个人,对历史作品评,往往有诸多人会与他争辩,这是可以的;但不要变成对其人的攻击,这是我想说的。易中天品评三国,深入浅出,史料详尽,这点是值得肯定的,对于解开《演义》中给人们造成的历史误解,有一定的帮助。至于有人说他语言不严谨;只重细节,不重大义;混淆《演义》和历史等等,都值得商榷。可以讨论但不要构成攻击。
我本人尚算是读过《演义》及《志》,稍有心得,不敢造次,献丑在前,贻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