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4-07-19 13:38:56作者:饭克斯
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前提是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对那些具有民主性精华、与当代文化相适应和现代社会相协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应继承弘扬,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畴.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仁者爱人”、“民胞物与”的大爱情怀;“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人无信不立”、“诚实守信”的做人准则;“和而不同”、“执两用中”的思维方式等等.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不可避免具有某些历史局限性,不尽适应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只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需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继承的目的在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一是注重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富含思想道德营养,只要结合时代要求加以延伸阐发,不难发现其现代价值.如儒家强调“仁者爱人”、“博施济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爱本意是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如果深入挖掘,则可以发现其中包含了以人为本、平等博爱、和谐友善等现代价值.将它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大力培育人们的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精神,形成相互友善的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二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改造.
“天人合一”体现古代先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古代先民认为:天人关系犹如父子关系,人由天派生,天与人共存.天人和谐,则万物兴盛;天人相逆,则人要受到天的惩罚.如果抛弃“天”的人格神含义,完全可以将“天人合一”改造为现代生态文明思想,即人们要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三是直接赋予中华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体现了古代的民本思想.民本思想揭示了一个真理:老百姓是社稷的基础、国家的根本,只有老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稳定,社会才能繁荣,统治者地位才能巩固.如果直接将民本思想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就是我们党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普及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宣传,让优秀传统文化走出象牙塔.先进的文化只有走向民间,普及大众,为群众喜闻乐见,才能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功能.一是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通俗解读.对一些较难懂的古文,组织有关专家编写文字浅显易懂、图文并茂的通俗读物,使群众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二是在国民教育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作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书本、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帮助广大学生普遍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树立文化自信与价值自觉,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人才辈出.
3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