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书评
2024-07-19 10:36:01作者:饭克斯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而且我确信,它的魅力是永恒的,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能从中收获不同的思考。我现在所写的,是我目前看过这本书之后的感想,权作记录。
可以说,小说中有多少个主要人物,就有多少叙事视角——甚至包括那条狗,卡列宁。统罩于所有小说人物视角之上的,是作为叙事者的作者的全知视角。他就像导演一样,在剧中人物演出的任意时刻突然打断,侃侃而谈,不断提醒读者,剧中人物是假的,这个故事是假的。但是他作为导演,却要求每一个演员都演得足够真实,足够打动人心。多么奇特而扭曲的阅读体验!当读者为托马斯和特丽莎的爱情深深吸引,为之难过或感动时,作者跳出来,告诉读者,假的!都是假的!我只是要用他们来和你们讨论问题!他明白地告诉读者,“一个作者企图让读者相信他的主人公们都曾经实有其人,是毫无意义的。他们不是生于母亲的子宫,而是生于一种基本情境或一两个带激发性的词语。托马斯就是“Einmalistkeinmal”这一说法的产物,特丽莎则产于胃里咕咕的低语声。”他讲述故事的叙事动作本身,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独特的不断打断故事主人公的“演出节奏”的叙事动作,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基于“演出”真实感和“叙事动作”所带来的“虚构性”的来回拉扯,即作者以高超的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刻画了似乎真实存在的活生生的人物,但他讲述故事时,则明确告诉读者这些都是虚构的,因此读者在阅读小说时,产生了被强制的距离感。我以为这种距离感,使读者不得不客观而理性地思考其叙事内容之下的思想意涵,思考作者抛出的一个又一个哲学问题。
这是一部哲学小说,而且探讨了不止一个哲学议题,大致有轻与重、灵与肉、生命词典、媚俗、爱情、自然与人、政治和强权等。一本不算鸿篇巨制的小说,思想体量却十分庞大而深刻。当然贯穿始终和串联起所有的即是对轻与重的讨论。米兰昆德拉问道,轻与重,哪一方是积极?哪一方是沉重?似乎答案再明显不过轻为积极,轻松;重为消极,沉重。但通过作者笔下人物的经历和体验,问题似乎没那么简单。
“在每一个时代的爱情诗篇里,女人总渴望压在男人的身躯之下。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存在。”托马斯是浪子,流连于不同女人身上,他自由,轻盈,直到遇见特丽莎。他承担起一个作为男人对女人的负责之重,费力地回应着特丽莎对他的忠诚和深刻的感情。他起初以为这是沉重的,令人难以忍受的,但当特丽莎离他远去之后,他生命中那“甜美”的轻仿佛回归,可是这份原本以为的甜美却变成难以忍受的良心谴责与虚空。“轻”变得无法承受,他只好重新回到特丽莎身边,选择了“重”。在爱情里轻与重哪有那么简单呢?即使是托马斯对自己人生意义的“非如此不可”的沉重坚持,从另一方面看,也不过是种种偶然所构成的巧合,而且基于人生只有一次,无法进行比较和重来的事实,这“非如此不可”之重,也被“轻”所消解了。所以作者感叹:轻、重的对立最神秘,也最模棱两可。
小说也对政治进行了深刻阐述。我们无法忽视小说的政治背景:捷克被俄国侵占,强权之下的种种罪恶,压迫者与被压迫者共同的狂欢……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的两个议题,即无知之罪和媚俗。无知之罪由托马斯的思考来进行阐述。他想那些自以为发现某种真理和天堂的人,用暴力血洗原有的秩序之后,建立起新的王国,结果发现却并不是那么一回事儿。天堂没找到罪行却已经犯下了。犯罪的人们却为自己辩护,“我们那时候也不知道啊,我们以为自己那时候就是对的呀!”可是果真如此吗?他想到了俄狄浦斯王,他弑父娶母时,同样不知情,他也是“命运”的受害者,但最后却选择刺瞎双眼流放自己,来为自己的罪行负责。无知就没有罪吗?就不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吗?当然不是。无知只是为自己的罪行开脱的借口罢了。当权者显然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才会对一个医生(托马斯)的“读者来信”中的俄狄浦斯王的故事感到害怕,试图让托马斯收回自己所谓的观点。多么有讽刺意味啊。
作者在文中也讨论了媚俗。媚俗是政治与美对立的根本原因。媚俗是政治的美学理想,但美的王国里永远没有媚俗。媚俗是心灵的专政,是要求所有人只信奉同一种美,只能如此且必须如此。它抹杀了美的独立性,它强奸了自由意志,它和真正的美是无法并存的。所以作者才借萨宾娜之口说:“我反对的不是共产主义,而是媚俗!”对于敏感而高贵的心灵来说政治的媚俗使他们感到深深的恐怖和恶心,他们对美的坚持和追求无疑是生活在媚俗世界里的人们的一点希望。可是悖论性的一面产生了,当反叛者坚持自己所认为的美学理想,并且希望人们也认同时不也可能是一种媚俗吗?米兰昆德拉的眼睛是锐利的,他刺中了“媚俗”这一时代病,但是对治愈它的未来持悲观态度。用韩少功的译序来总结:反对媚俗而又无法根除媚俗,无法选择的历史正在被确定地选择。这是废话白说还是人辩难言,昆德拉像为数不多的某些作家一样,缄默中含有严酷的真理,雄辩中伏有美丽的谎言,困惑的目光触及到一个两疑的悖论。
如果没有诗一样的爱情与语言,这部小说可能只会沦为枯燥乏味的论文式哲理小说了吧。米兰昆德拉的野心很大,他如同高超的走钢丝艺人,精妙地平衡着小说的文学性和哲学性。他成功了。小说处处展现的诗意色彩,带给读者以美的阅读感受。
托马斯和特丽莎的爱情,固然有世俗、现实的一面——托马斯出于责任照顾特丽莎;特丽莎用她的忠诚和软弱捆绑托马斯。可是真奇妙爱情之所以令人向往和动容,更在于她的美的一面——托马斯把特丽莎看做“顺着水流漂到他床边的摇篮里的孩子”,特丽莎则将托马斯视为机缘之鸟落在她头上,带她的灵魂飞离肉体的向导。特丽莎占据了托马斯大脑中的“诗情记忆区”,“像一位暴君消灭掉了其他一切女人的痕迹”,即使托马斯和别的女人做爱,这爱情的门也始终紧闭,只为特丽莎所有。他们彼此忠于对方的灵魂,在这个古典爱情已经消亡,人与人想要互相了解却永远有巨大鸿沟的时代里,也许是一种安慰吧。
小说的语言也有着特殊的美感。书中有太多奇妙的比喻,例如托马斯对特丽莎产生爱情的那一刻:“她在熟睡中深深地呼吸,紧紧地攥紧他的手(紧得他无法解脱)……他又一次感到特丽莎是个被放在树脂涂覆的草篮里顺水漂来的孩子。他怎么能让这个装着孩子的草篮顺流漂向狂暴汹涌的江涛?”比如书中特丽莎的一个个散发着诡异、死亡和恐怖气息之美的梦所构成的隐喻;写小说家受当局的政治压迫之后,爆发癌症时,他用玫瑰花作比:“到那时为止一直潜伏在他体内的癌细胞,突然像玫瑰花一样开放了”;写特丽莎在别人家上厕所,“马桶如同百合花一样升起”等等,都使得小说的文学色彩有了独立存在的分量。
我有点贪多,哪方面都想写一点,但都没有写透写全。原谅我的野心吧,因为这本书真的很好,好到我哪方面都想写一点。限于阅历和笔力,目前就写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