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才是三国真正的第一战神

2024-07-19 10:14:33作者:饭克斯

都说曹操、刘备是政治家,但是比较起来,刘备比曹操还是差了一些。曹操不为汉献帝干,不被董卓拉拢,是自己单干打下了曹魏江山,后任用曹氏宗亲巩固政权。而刘备借荆州、夺汉中、取西川(张松劝刘璋迎刘备)有巧取之嫌。刘备在军事方面比不过曹操,在政治上却输给了曹丕。曹丕逼汉献帝让位称帝,是因为北方政权已统一,汉室名存实亡,曹丕想以天子名义征讨四方。而刘备则不同,蜀汉政权建立后,根基未稳,却以讨伐曹丕为名也称帝,完全弃光复汉室的名义于不顾,但是他随之而做的事却是伐吴。分析曹操与刘备,曹操以武力建立势力,自始至终都没有篡汉取而代之,刘备以笼络人心得势却自己断送了人心。

另外曹操用人方面不拘一格,爱才如命,手下将才云集。比如放走关羽,不杀赵云,提拔于禁、乐进于行伍之间等等。另外兖州之乱时,曹操认为魏种不会背叛他,当听到魏种逃走的消息后,曹操生气地说只要魏种不逃到南越北胡之地就一定不饶他,但是当活捉魏种的时候却依然松绑重用。曹操任用司马家族的人,用司马孚限司马懿。司马孚这个人有才而正直,对曹魏还算是忠心的,虽然与司马懿一起兵变控制了曹爽,但在西晋时期依然以魏臣自居。对于司马懿曹操是有所顾忌的,所以既用之又不给实权。如此看来曹操识人用人是很准的。刘备在用人方面虽然也是才尽其用,但在大势方面把握还不如诸葛与曹操,在巩固蜀汉政权方面还是有所欠缺,才有称帝伐吴的举动。要说刘备是因为讨伐曹丕而称帝,任大将军即可;要说是被群臣鼓动为分封诸侯而称帝,也完全没有必要,多给俸禄比给一个虚有其名的官职(试想,国家未大统,称帝也只是虚架子罢了)重要。刘备称帝怕是为满足自己黄袍加身的虚荣心罢了,百害而无益,先有据荆州不还吴,后又借为关羽复仇之名伐吴,致使吴魏联合,自己败北。其实曹丕称帝已经是政治上的下策,对蜀吴联盟是有利的,倘若刘备举天下义旗,外联吴抗曹,内广纳贤才、兴教建制,巩固蜀汉政权,或许三国鼎立的局面会持续更久,到魏吴衰败,再伺机北伐东进或许结局未可知。

纵然曹操雄才大略,奈何司马家族人才济济又深谙隐忍之道。公元226年12月,吴将诸葛瑾、张霸攻击襄阳,司马懿破吴军斩张霸送其首级回洛阳,被曹睿提为骠骑大将军。后来司马懿杀新城叛将孟达,两次阻退诸葛亮北伐。公元235年正月,司马懿升为太尉。公元238年9月,司马懿全歼叛军公孙渊部,取其首级在洛阳示众。公元239年2月,司马懿被曹芳提为太傅,从而军权在握。公元241年,东吴朱然率兵攻击樊城,司马懿击退吴军。有了军权的司马懿于公元249年正月奏免大将军曹爽曹羲等,并以宦官张当的口供诛灭曹爽三族。曹芳要立司马懿为丞相,司马懿拒受。公元251年,史书记载,以听说太尉王凌意图废皇帝曹芳另立曹彪的消息,司马懿亲征王凌,王凌自杀。该年8月,司马懿病死。以上我们看到,司马懿深知曹操最了解他,故隐忍不受官。在曹睿时期司马懿建立了赫赫战功,而且每次取敌将首级必送回洛阳,其名是彰显曹魏强大实乃向天下昭示司马懿自己的战功,此乃取势也,后来在曹芳时期任太傅独掌军权,边培植自己的势力边铲除异己,诛灭曹爽三族逼王凌自杀,为司马家族后来执政扫清障碍建立羽翼。但是当曹芳升他为丞相时,却拒绝不受,实则为了专事军权也为掩人耳目,避免树大招风。无独有偶其子司马昭深谙父亲的政治手腕,公元258年五月曹髦任司马昭为相国,司马昭推迟9次不受,公元260年四月曹髦再次宣布任司马昭为相国,不料死了。史书上没说估计是皇太后弄死的。皇太后驾崩后,司马昭被曹奂封为晋王。最后到曹家势力死的死亡的亡后叛的叛所剩无几时,曹奂禅位于司马炎。分析司马家族,从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到司马炎,无不是建立了战功而后权倾朝野剪除异己,待势力遍布宇内后,曹奂不得不让位,至此曹魏时代结束,西晋登场。

所以要说三国时玩政治的高手,当属司马家族,谋势在先,建功为实,为官在后,无人出其右。

展开全文

热门推荐

相关攻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