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来判断孩子的心理健康

2024-07-19 09:59:36作者:饭克斯

怎么来判断孩子的心理健康

  怎么来判断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长们对于孩子的培养总是非常慎重,将现在出现的问题解决好,孩子才有可能发展得更好,孩子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现在分享怎么来判断孩子的心理健康。

  怎么来判断孩子的心理健康1  一、自残:

  自残的表现:使劲敲或抓自己的头,抓自己的脸或是手背、或者是捶打自己胸部、甚至扇自己耳光,最严重的是伤害自己等。

  出现自残的原因:这张情况的小孩子,一般都是自尊心强个性强,不服输,一旦没做好事或者受到批评指责时,受不了这个压力,就会使出一些偏激的行为。

  孩子出现自残现象,家长应该给予重视,带孩子看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

  二、厌学:

  厌学的表现:和过去相比,小孩的记忆力下降,学习效率低,过去都是爱学习的,渐渐的变得不爱学习了,出现这种情况,家长要耐心和小孩沟通。

  孩子厌学的原因:原因是很多,比如对学习不感兴趣、或者是在学校里被欺负了,有可能学习压力大、或者是跟不上学习进度、还有疾病等等。

  作为家长正确的做法是:不能大吼大叫的干着急,更多的是要和孩子修复亲子关系,走进孩子的内心去,找到厌学的原因,和孩子一起探讨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来,疏导孩子的心理障碍,用心引导孩子走出迷途。

  三、自闭:

  有自闭症的孩子主要表现是:说话比较迟缓、多数不愿意说话、逃避别人的眼光不愿对视、不撒娇不依赖、不亲近人、喜欢独处不喜欢闹热等。

  出现自闭症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有五种:遗传因素、脑结构和功能异常、生物学机制、病毒感染、外界因素等。

  孩子出现自闭症后,家长们该怎么办呢?由于自闭症属于心理方面的问题,主要是进行心理疏导,家长要注意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多带孩子进行社会交流,让孩子多接触新鲜事和陌生人。

  四、恋物:

  孩子恋物的表现是:对一种或一些东西特别依恋,一旦离开它就会出现焦躁不安、失眠拒绝进食、精神不振等现象。

  出现恋物的主要原因有:是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太少,还有就是生活习惯的影响、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性知识缺乏等。都是孩子的需求被压抑到潜意识里,长时间得不到满足,慢慢的就发展到以物来满足自己心理方面的需求和满足。

  孩子出现恋物症后,作为家长需要理解和鼓舞孩子,要多陪伴、多关心孩子。引导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以此来转移孩子的精力和注意力。

  五、脾气暴躁:

  孩子脾气暴躁的表现:情绪不受控制、暴躁易怒、经常做一些极端的事情,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和老师家长有对立情绪,一睁眼就显得精神、爱动、小动作多,又健忘,经常是丢三老四的。

  出现脾气暴躁的原因:说明这个小孩往往是以我为中心,自我需求没有达到满足就会出现脾气暴躁,还有就是和家庭和谐有一定的关系。

  对脾气暴躁的孩子家长们正确的做法是:千万不要和孩子发火,找适当的时机和孩子谈心,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建议每天都要和孩子进行交流沟通,主动帮助孩子解决遇到的困难和烦恼。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或特长,积极引导孩子向他喜欢的方向发展。

  六、叛逆:

  孩子叛逆的表现:情绪特别不稳定,容易激动、乱发脾气、对父母大喊大叫,不听建议、嫌父母唠叨,有很强的反抗心理,不受约束、爱顶嘴、爱反抗、爱吵架,和老师家长对着干,虚荣心强。

  出现叛逆的原因:叛逆,是青春期的孩子最多的表现,主要成因有几个方面,家长陈旧的思想观念、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式、父母与子女缺乏双向沟通产生矛盾、学校老师教育方式、受现代各种媒体和互联网的影响。

  孩子出现叛逆时:家长们对孩子一定要有耐心、细心,保持一个平常心态。在不违背底线的情况下,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找出孩子叛逆的原因,不要把自己的一些思想强加给孩子,凡事和孩子共同协商,把自己当成孩子的朋友,和孩子交心。

  怎么来判断孩子的心理健康2  一、儿童心理健康6个标准

  1、能按成人的要求去观察事物,记得快、记得住、记得对。能就具体直观的事物进行概括。肯动脑筋想像力丰富,善于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提出各种问题,并能解决一些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问题。

  2、爱父母,爱老师,爱小朋友。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对人有礼貌会用礼貌用语,有同情心,适度怕羞。

  3、跌跤或受点轻伤都不哭,游戏输了不胡闹。不惧怕黑暗和某些形象怪异的小动物。

  4、不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提出过分的要求。热爱劳动爱惜物品。喜欢种花和饲养小动物,喜欢听音乐、看图册、唱歌、跳舞、绘画和参加各种智力游戏,并能从中感到快乐。

  5、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具体、简单的评价,能分清自己的和他人的东西。服从约束。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

  6、与大家在一起时比一个人独处时愉快,能遵守游戏规则和顺序,在玩法上服从大家的意见,懂得同伴的感情和需要,不故意找别人的麻烦,肯帮助其他小朋友,能为小朋友取得成绩而高兴。

  二、小儿出现心理问题时的症状

  多动

  儿童的心理行为可以表现在儿童的行为上,有些儿童出现“多动症”。主要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学习受到严重影响等几个方面。

  好动具体来说是喜欢跑动,或爬上爬下,摇椅子转身,离位走动,叫喊或讲话,引逗旁人,小动作不停,如咬铅笔、咬指甲、咬衣角等。

  注意力不集中方面具体来说上课时不能专心听讲,注意力涣散,易受环境干扰而分心,在课堂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或凝神发呆。

  自控情绪的能力差方面具体来说表现为幼稚任性,克制力差,易激怒或冲动。情绪不稳为了一些小事就喊叫或哭闹,脾气暴躁,常根据瞬间冲动行事,不考虑后果,可能突然做出一些危险举动及破坏行为。

  焦虑

  指突如其来的没有明显身体原因的恐惧状态。具体表现为缺乏自信、过于敏感、食欲低落、无端哭闹。这类儿童陌生环境反应敏感,而担心害怕,甚至恐惶不安,哭闹不停,常常担心被别人嘲笑,对尚未发生的情况,产生过分的关注,并伴有无根据的烦恼。对日常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显得过分焦虑。

  攻击

  这类孩子整日东奔西跑,经常搞恶作剧,喜欢讽刺挖苦别人。对美好的物品毫不爱惜,摔打成为癖好,表现出攻击性。

  感到恐怖

  恐怖表现在对某些事物或情景产生惧怕和逃离的心情,如怕打雷闪电,极度紧张,抱头乱窜。儿童对于一些没有危险或基本没有危险的东西也感到害怕,而且这种害怕十分突出,儿童由于恐怖而出现回避、退缩行为。

  失眠

  失眠的孩子入睡困难,睡中不时惊醒、大声哭闹,甚至梦游四方,但白天回忆不起来,只觉得精力不足,情绪不稳。

  恶劣的人际关系

  儿童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他们与父母、教师以及同伴之间的关系,从这些人际交往中可以反映出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健康的孩子乐于与人交往,善于和同伴合作与共享,理解与尊敬他人,待人慷慨友善,也容易被别人理解和接受。心理不健康的儿童一般没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往往由于个人心理不健康等原因,与人产生交流障碍。不能与人合作,对人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心,有猜疑、嫉妒、退缩现象,不能置身于集体,与人格格不入。

  三、孩子成长心理需要什么

  一是需要被爱与价值感。

  孩子需要父母的爱,被爱使孩子有安全感与价值感。父母对子女示爱时,除了使孩子体验到被爱的满足之外,也使孩子知道因何事而被爱,从而学到是非观念。

  二是需要安全感。

  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是无法信任别人的,对他人不信任则无法和人建立友谊,可能会使其成为刚愎自用的人。孩子如果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会使他不敢自由自在地探索周围环境,学习新的事物,他的情绪和智能发展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三是需要规则。

  规则对孩子来说就像是一栋房子的墙壁,它给生活一个界限及广度。只有当孩子知道什么是可以期待的事,他才会觉得舒适自在。所以规则是安全感的来源,规则的建立可以给孩子提供自由成长的顺序感。

  四是新的学习经验。

  现代儿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是成长中的个体,其心智能力的发展是其生理学方面的成熟加上后天学习经验而形成的。从出生起儿童必须有切合其能力的学习机会以学习新的经验,才能发展出正常的`智能、语言、人际关系技巧、情绪感受、表达能力和人格。

  怎么来判断孩子的心理健康3  儿童心理健康标准

  (1)有正常的智力,有求知欲;

  这样的孩子兴趣广泛,喜欢观察事物,爱动脑筋,思维敏捷,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试,对新鲜事物反应快,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2)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

  与人交往坦诚、随和,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遇到困难和挫折所引起的不良情绪能很快释放,不淤积心里。

  (3)能学会与周围人正常的交往,懂得分享与合作、尊重别人、乐于助人;

  经常保持欢乐愉快的心态,遇事冷静,情绪很少大起大落,能理智地分析遇到的问题,很少表现出焦虑不安或忧郁。

  (4)能自我接纳,有自制力,能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适应环境;

  不怕困难和挫折,不达到目的不罢休,从不半途而废。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还能排除外界和内心的干扰,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和工作。

  (5)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乐于帮助别人,乐于关心别人,常表现出“利他”和“亲社会”的行为。

  其实,不少孩子在幼儿期或学龄前期就出现了心理异常,只是表现比较轻微,没有引起家长的注意,孩子上学读书后,这些心理疾病影响了学习成绩,家长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般来说儿童出现心理问题会在情绪、行为及生理方面出现异常变化,这些外在表现可以看作心理求助信号。

  儿童心理异常的典型表现

  (1)情绪表现:

  恐惧,焦虑,不愿上学,容易生气,想轻生(认为活着没有意思,有度日如年的感觉,兴趣减少或多变、情绪低落)等。

  (2)行为表现:

  离群独处,不与同年龄小朋友一起玩,沉默少语,少动,精神不集中,有暴力倾向、逃学、偷东西等行为。

  (3)生理表现:

  头部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厌食或贪食、早醒、入睡困难、耳鸣、尿频甚至全身不适,而躯体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又没有躯体疾病。

  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的“9禁忌”

  1、不要过分关心孩子。这样做容易使孩子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人都应该尊重他,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

  2、不要贿赂孩子。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

  3、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来,强迫他们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4、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苛求甚至打骂。这样会使孩子养成自卑、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导致反抗、残暴、说谎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

  5、不要欺骗和无谓的恐吓孩子。吓唬孩子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

  6、不要在小伙伴面前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这样会造成孩子怀恨和害羞的心理,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7、不要过分夸奖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绩,略表赞许即可,过分夸赞会使孩子沾染沽名钓誉的不良心理。

  8、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这样会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

  9、不要太亲近孩子。应该鼓励孩子同同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

展开全文

热门推荐

相关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