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什么书,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2024-07-19 00:30:56作者:饭克斯

一个人的性格喜好,大抵能从他喜读的书中看到。

喜欢抒情和诗情画意的,大抵都有点浪漫气质,喜欢幽默诙谐的,做人大抵都很快乐,急功近利的人常捧的是秘籍、诀窍、妙方之类典籍,追求成功者床头堆满了名人传记及励志类书籍。

某种类型的书读多了,人的感情心性多少就会受到点影响。骑士小说读入了迷,就有了唐吉坷德的传奇经历,厚黑学读多了,做事想问题就有点偏阴暗。中国历来就有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的说法,就是因为这些书籍会对不同年龄段的人产生不同影响的缘故。少时血气方刚、易于冲动,《水浒》读久了,难免受到“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大碗喝酒,大块吃肉”那种酣畅淋漓、但不计后果的影响,岂不很容易在外惹事闯祸。所谓老不读《三国》,就是指人老成精,本就城府深,再读三国,洞悉其中的阴谋诡计、尔虞我诈,难免会更加老谋深算、心机深重,做事愈发老辣自私,不留情面。

读书是好事但一定要重选择,必须时刻睁大眼睛,特别在心性还不够成熟的时候,你很容易被书籍塑造。你说话行事思想很容易受了你阅读的书籍的影响,好的影响固然可喜,但是坏的影响必然带来坏的结果,不可不慎。

而且聪明的人还会随着情绪心境的变化,挑不同类型的书来阅读,比如心情灰暗时,可以读一些励志和轻松欢快的作品,工作紧张时,可以读一下旅游美食之类的文章放松身心。

至于“春读经,夏读史,秋读诸子,冬读集。”那就是更高更讲究的读书选择了。道理何在呢?张潮在其著作《幽梦影》里做了解释: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白话翻译过来就是,读经书最好在寒冷清冽的冬夜,因为可以聚精会神。读史书最好在漫长的夏天,因为更能体味历史的悠长无序。读各具特色的诸子著作最适宜在清冷的秋季,因为可以更好地领会不同思想的诸子精神。读精彩纷呈的诗文集最适宜在万象更新的春天,因为生气盎然的春季更能显示出诗歌散文的生动活泼、才情横溢。

可见在读书选择这方面,古人的见识比我们高明讲究多了。

展开全文

热门推荐

相关攻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