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使用空城计的是谁

2024-07-19 00:21:46作者:饭克斯

1.叔詹:第一次空城计战例

春秋时期的楚国令尹公子元,在其哥哥楚文王死后为了讨取嫂子文夫人的欢心,便想通过建功立业来展现自己的能力,因而在公元前666年率兵攻打郑国。

郑国自然无法与强大的楚国对抗,眼看楚国大军逼近国都,大臣们却为是战是和、是走是留吵的不可开交,这时上卿叔詹提出应该固守待援(郑国与齐国有盟约)。

叔詹利用公子元讨取文夫人欢心急于求成又害怕失败的心理,命令城中的士兵全部埋伏起来,不使对方看到一兵一卒,而城中店铺则照常开业、百姓往来如常,没有一丝慌乱。

楚军先锋攻到郑国都城下后,见此情景心里疑惑,误认为城中有埋伏,因而不敢攻城。

楚国后续部队到达后,公子元听取了先锋的汇报,于是登上高地向城中眺望,虽然看见城中确实空虚,但又隐隐约约看到郑国的旋旗甲士,于是怀疑其中有诈,不敢贸然攻城。

不久后齐国接到郑国的求援,联合鲁国、宋国发兵救郑,公子元得知后只得率军撤退。

2.李广:飞将军计退匈奴

李广在担任上郡太守时,皇帝派来的宦官外出打猎遇到三个匈奴兵袭击,宦官受伤逃回,随从或死或伤。

李广大怒之下率领一百多名起兵前去追击,追出几十里地后将杀死两人活捉一人。

但是就在李广打算回营时,却突然出现了三千多人的匈奴骑兵。

匈奴骑兵也发现了李广的人马,但却误以为是西汉大军诱敌的先锋,因而没有贸然攻击,只是占领了高地观察动静。

李广麾下的骑兵见对方人多势众,因而极度恐慌,建议李广立刻返回大营。

李广却知道茫茫草原想要逃脱精于骑术的匈奴骑兵并不容易,在见到对方没有立即发动进攻后,想通其中缘由后他不禁计上心来,不退反进,一直到了离敌军仅有两里地的地方才停下,并下令麾下士兵全部下马卸鞍,悠闲的躺在地上休息。

匈奴骑兵见李广如此,更加深了他们的疑虑,于是匈奴将领派出几人试探虚实。

结果李广立即上马带人杀死了那几个匈奴士兵,之后又回到原地下马休息。

匈奴将领见此更加疑心,生怕遭到大部队突袭的他们反而率军撤退了。

直到匈奴兵退走后,李广才率领自己的百余起兵返回大营。

3.张守圭

张守圭唐玄宗时期著名的戍边将领。

他长期戍边戎马倥偬,多次与突厥、契丹、吐蕃入侵者作战,立了战功,被赞为“立功边城,为世虎臣”。

话说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吐蕃人进攻瓜州(今甘肃安西西南),守将王君焕战死,张守圭被派任瓜州刺史。

他一到任立即组织将士百姓修筑城墙,以抵御敌人的进攻。

可是城墙还没有修好,吐蕃人又突然来犯,打到城下。

众人惊慌失色,张守圭却很镇定,急中生智说道:“敌众我寡,不能用利箭、石头硬抗,必须施用计谋退兵。”于是登上城楼,置酒作乐,找来乐工吹拉弹唱,大宴将士。

吐蕃人见状疑城中有埋伏,竟不战自退,张守圭随即纵兵追击,把吐蕃人打得大败。

4.刘琨

西晋时期曾有数万匈奴兵围困晋阳。

刘琨见势不妙,如与敌军硬拼,必然兵败城破,于是一面严密防守,一面修书请求援军。

过了七天援军还未到,城内粮草不济,兵士恐慌万状。

刘琨登上城楼,俯眺城外敌营,冥思苦想对策。

忽然他想起“四面楚歌”的故事,于是下令会吹卷叶胡笳的军士全部到帐下报到,很快组成了一个胡笳乐队,朝着敌营那边吹起了《胡笳五弄》。

他们吹得既哀伤、又凄婉,匈奴兵听了军心骚动。

半夜时分再次吹起这支乐曲,匈奴兵怀念家乡,皆泣泪而回。

5.曹操

曹操使用空城计的时候是这样的,但是曹操的力量还不是非常大,但是已经有自己的地盘了,而和他相邻的就是吕布的地盘。

当时正值三国各路诸侯拼杀的时候,所以吕布就想吞并曹操,于是就率兵前来攻打。

但是不巧的是,因为在秋天,麦子已经成熟了,所以曹操为了军粮,将自己的大部分军队都派到了城外,他的军队正忙着割麦子,只有很少的军队守城。

遇到吕布来攻杀,当时城里的人都人心惶惶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时候曹操也非常着急。

有才能的人就是不一样,曹操在这种极度危险的时候还是保持了镇定,让自己的家眷和城中的很多人都到城墙上去,莺歌燕舞的。

还命令打开城门,只有少量的士兵守城,吕布到了以后发现这个情况后,知道曹操向来狡诈,又看了看边上的树林,密不透风,心里就害怕了。

于是吕布也没有攻击城池,而是带领自己的部队回去了,曹操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展开全文

热门推荐

相关攻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