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民俗文化有哪些
2024-07-18 22:14:48作者:饭克斯
春节—中国民俗节庆之首“年”的文化内涵
中国“年”字出现于周朝,已有3000多年悠久历史。
“年”具有三种文化含义:
1.计时单位365天,春夏秋冬四季周而复始,称为一年,或曰一岁,即人长一岁,具有时空概念。
2.“年景”状况一年四季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谷物收成的好坏,被视为衡量“年景”的尺度。
3.节日名称“百节年为首”这是辞旧迎新最欢庆的日子——即春节,民间俗称为“过年”。
中国民间“过年”,是古代社会最古老、最隆重热烈的民俗节庆,是汉族和其他众多兄弟民族共同的盛大节日,可与西方国家的“圣诞节”相媲美。
北京是数朝国都,各朝统治有所不同;如近代的契丹族,金代为女真族,元代为蒙古族、明代为汉族、清代为满族。
各族人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虽有差异,但在这里经过千百年来的相互影响与演变同化,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
无论历朝历代中的皇室、贵胄与民间三个不同阶层的人士,在“过年”问题上都是要充分显示自己的“年文化”的。
其中精华与糟粕并存,先进与落后同在、封建迷信与朴素唯物主义同时涌现。
所以我们在参观游览及导游讲解中,需应用历史唯物论与辩证唯物论,对其弃粗取精,去伪存真,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与民俗文化。
北京燃放鞭炮的由来
官民均十分讲究购办爆竹,我国年节期间及逢喜庆之日,燃放爆竹历史悠久。
据传古代有一怪兽叫“年”,每隔365天就出来伤害人畜,届时百姓不敢出门。
偶有一年有位顽童燃烧竹子取暖玩耍,燃竹火光冲天、噼啪作响,将怪兽“年”吓得远逃而去,人们喜获安宁,欢度春节。
此后燃放爆竹便成为人们驱魔避凶,迎神喜庆的必备品了。
官府“封印”、梨园“封台”等放假过年封建王朝为表示对“过年”迎春的重视及对官民的恩赐,自腊月19—22日,由掌管天文历法的钦天监选定“吉日”,布告京城及全国所有衙门府地,统一封存官印,各官员开始放假过年。
随之各梨园剧场也进行“封台”停演,放假,待新年伊始再行演出。
此时全国城乡空前繁荣的“腊月市”进入***,百姓大搞大扫除,以整洁生活环境。
腊月23日为祭灶神之日,又有过“小年”之称,随之“大年”除夕就很快来临。
挂年画、贴春联、吊灯笼、倒贴“福”字
庙会文化——北京为中华庙会之乡
北京自秦汉起就是中国北方的重镇,尤其辽、金、元、明、清在此建都,文化底蕴极其深厚。
就明清时期而言,北京有各种寺庙1000多座,为全国之冠。
寺院多庙会也自然就多,一年365天几乎天天都有庙会,丰富多彩,美不胜数。
如雍和宫的“打鬼”,城隍庙的“出巡”,七月十五日的烧法船、十月二十五日的白塔燃灯等等,均为庙会盛事。
北京最著名的古今传统民俗庙会兼集市有白云观、厂甸、白龙潭与地坛、龙潭湖等。
另外北京历代花会独具特色,遍及城乡。
花会以技艺见长,主要有少林武术、踩高跷、玩中幡及太狮、少狮等活动。
妙峰山的进香花会为京城花会之最,慈禧太后在颐和园东北侧,特建“眺远斋”而观赏赴会队伍及其精彩表演。
胡同文化的理念
北京胡同文化源远流长、含义深远。
“胡同”一词,据考证来自蒙古语,意指有“水井”的地方为民众的聚居之地,故古代有“方井”、‘‘市井’‘的称谓。
北京的胡同起自元代,在元杂剧{沙门岛张生煮海}等作品中,就有“胡同”一词的出现。
公元13世纪初,蒙古族首领成吉思汗率兵南下,烧毁了位于今广安门外一带的金中都城后,其孙子忽必烈住于金中都城东北郊风光优美的“大宁离宫“,即今北海琼华岛。
据《元史》本传载:忽必烈重用河北邢台的***大才子,天文、地理、经学、律历与三式六壬等法术无一不精通的刘秉忠,命他主持设计兴建元大都。
刘秉忠为了体现“皇权至上“与贵统万民的理念,他根据{易经}阴阳五行,八卦四象与奇门盾甲的风水学识,同时遵照《周礼?考工记》中关于帝王之都应是一个方形大城,四面各设三门,城内名字应按八卦起名。
而且大城内的中央部位为皇宫,皇宫外为“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皇城之制,:因此刘秉忠以北海为中心大建元大都,即大内皇宫及内外城,而以坐北朝南的中轴布局与左右对称之制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建设,从而造就了大街多南北走向,而街巷胡同则穿行于东西。
同时并以“坊”为单位,统建有50个居民区,坊与坊之间用宽度不一的胡同隔开。
这种胡同既是交通通道,又是“坊”之间的防火隔离带,因而又有“火疃、火巷、火弄“等称呼。
由于刘秉忠兴建的元大都宛如阴阳八卦图,十分严谨雄伟。
加之刘秉忠的学生郭守敬科学地治理了京城水系,更使元大都充满东方文明的无穷魅力,气象万千,深为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所赞扬。
据有关史料统计元大都有胡同400多条。
明灭元后在元大都基础上重建京城,分为36坊,拥有胡同1170条。
清灭明后沿用旧城,改名京师,内外城共有胡同2077条。
解放后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至今有新老胡同6000多条。
胡同不但是街、巷、道、里的通称,尤其与京剧,京腔一样,都有浓郁的“京味”文化特色,拥有极为丰富的人文内涵,是北京历史、民俗风情、趣闻典故的发祥地与聚宝盆。
涮羊肉—著名传统风味
据历史查考我国在南北朝时期就已有火锅。
用火锅涮鸡、鱼、豕等,在唐宋时代已受广泛欢迎。
至清代火锅已相当盛行。
据历史记载嘉庆元年(1796),乾隆当太上皇在皇宫设的“千叟宴”,用火锅计1550多个,吃的主要是涮羊肉,可见其受清官欢迎的程度。
北京的涮羊肉起源于战国东北的少数民族地区。
明末清初传人关内,羊片火锅是当时清代皇家最受欢迎的冬令佳肴。
北京的涮羊肉,一般秋后上市,五月底以前撤锅。
最初开业的涮肉馆为正阳楼,1914年“东来顺羊肉馆”开张后,通过竞争取代了正阳楼而誉满京城。
北京烤肉—蒙族风味
烤肉据传起源于北方蒙古地区,具有浓郁的塞外风情。
后来逐步传人关内,于明末清初北京才有烤肉出现。
“南宛北季”两家以烤肉为业的餐馆,均开业于清朝中叶。
位于宜内大街的烤肉宛,于康熙年间由京东大厂***宛民由于推车卖肉发展而来。
于什刹海银锭桥畔的烤肉季,则创业于清代咸丰时期。
古老传统的烤肉,是用一种特制的火炉,烤盘由钢条密排而成,中间有小小缝隙,称为“炙子”。
烤肉时炉内烧木柴或木炭,把切得很薄的肉片在“炙子”上烤熟,然后蘸佐料吃。
现在却是先将肉片用酱油、料酒、白糖、香料、葱、姜、蒜等佐料拌好,然后用长筷夹肉到“炙子”上去烤,像炒菜一样不停地翻动,油脂发出“滋滋”声音,芳香四溢,肉片一烤熟就可进食,这种边烤边吃边饮的吃法,富有自然野味的情趣。
烤肉立秋开始,夏季停炉。
十分讲究原料,要选用“北口”的菜牛,耕牛肉老是不能用的。
牛的年龄在4-5岁为宜,体重为二三百斤最佳。
而且只选用牛的上脑、里脊、排骨三个部位。
另外切肉的刀工也十分重要,必须切得很薄的牛、羊肉才适以烧烤。
特色土语京味浓
北京语音既动听又容易听懂,语言丰富生动,为全国最佳语音、语言之一,我国的普通话(国语)和汉语拼音,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的。
但北京地区地道的土语土话,如不加一定解释,是不大容易让人很快明白过采的,韵味自殊,很有方言特色。
现将有关土语简释举例如下:自个儿:自己一个人。
咱们:我们。
劳驾:请人帮助,或表谢意。
侃大山:信口穷聊。
猫儿腻:心怀私隐,不可告人。
贫嘴:多嘴、好说废话。
犯傻:发呆、装糊涂。
套磁:拉关系。
逗乐:开玩笑。
泡汤:完蛋,吹了、弄糟了。
宰人:敲竹杠、坑骗他人。
怵头:为难、胆怯、害怕。
瓷实:结实、坚固、可靠。
没辙:没办法。
黄了:没办成。
别价:别那样做的意思。
吃心:多心。
倍儿好:特别好,非常好。
捅娄子:招麻烦、惹事非。
涮人:不守信用、戏弄别人。
掰了:关系破裂之意。
年前准备
自明清以来从进入农历12月一“腊月”,就已迈人了“年关”。
北京人从腊月8日——“腊八”至除夕,是做“过年”——春节准备最忙碌的日子。
农历12月8日为汉族的“腊八节”。
其来源于古代“腊禽兽以岁暮祭祖先”的“腊日”。
“腊八”是进入年关的信号,有“年禧”之称。
是有钱有势人“讨债”,而穷人进行“躲债”的时期。
腊八节的主要食品为“腊八粥”,其风俗来源说法丰富:一说神农氏因发现了百谷,开创了农业生产与生活,人们故于腊日用多种谷物、果实熬粥进行祭祀。
二说朱元璋在未登基之前曾当过乞丐,吃过用老鼠洞中的杂粮煮粥充饥。
朱元璋当上明朝开国皇帝后,为不忘过
去的苦难便于腊日熬“腊八”杂粮粥赏赐百官,以激励艰苦奋斗的精神。
三说释迦牟尼于腊月初八得道成佛,称为成道节。
佛教徒熬粥奉佛,成为一大佛事。
据《燕京岁时记》载:人们熬制腊八粥十分讲究,多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栗子、菱角米、红小丑、去皮小枣等和水煮熟,再加上杏仁、瓜子、花生、松子、葡萄、红白糖等配料,香浓四溢,十分清甜可口,所以直至现代北京人,仍乐意保留这一吃“腊八粥”的美食习俗呢!
京剧行当
京剧行当又称角色,主要可分为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
1.生行简称“生”。
生行分为须生(老生)、红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
为京剧中的重要行当之一。
须生(老生):即中年以上的剧中人,口戴胡子(髯口),因性格与身份的不同,可分为安工老生或称唱工老生(如扮演帝王、官僚、文人等),靠把老生(如扮演武将),衰派老生(如扮演穷困潦倒之人等)。
红生:为勾红脸的须生,如扮演关羽、赵匡胤等。
小生:指演剧中的翎子生(带雉翎的大将,王侯等),纱帽生(官生)、扇子生(书生)、穷生(穷酸文人)等。
武生:为戏中的武打角色,穿厚底靴的叫长靠(墩子)武生,穿薄底靴的称短打(撇子)武生。
2.旦行简称“旦”。
分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老旦、贴旦、闺旦等角色。
旦角全为女性。
青衣:以唱为主,扮演贤妻良母型角色。
花旦:亦叫花衫,以服装花艳为特色,以演皇后、公主、贵夫人、女将、小贩、村姑等角色为主。
武旦、刀马旦:为演武功见长的女性。
老旦:用本噪子演唱,多为中老年妇女。
3.净行简称“净”,亦叫花脸。
净角指脸画彩图的花脸角色,看来并不干净,故反其意为‘‘净”净行分如下几种角色:以唱为主的铜锤花脸与黑头花脸;以工架为主的架子花脸,如大将、和尚、绿林好汉及武花脸与摔打花脸等。
铜锤花脸称正净,架子花脸叫副净、武工花脸名武净,武二花脸言红净,在表演风格上均有不同的特色。
4.末行简称“末”。
该行当多为中年以上的男性。
实际末行专司引戏职能,如打头出场者,反其义而称为“末”的。
5.丑行简称“丑”。
剧中丑行勾脸,而勾画“三花脸”,面谱与花脸有很大区别。
丑行又分文丑、武丑。
文丑中又分为方巾丑(文人,儒生);武丑,专演跌、打、翻、扑等武技角色。
根据动物属相,丑属牛,牛性笨,丑为笨的代名词。
但舞台上的武丑亦叫开口跳,而能说能跳,表演出活泼伶俐,善演武功武技的角色,此与牛的丑笨性又完全不同。
另外还有念苏州白者的苏丑,演官丑,草衣丑的袍带丑,以及扮演市井及农工平民的毡帽丑等,角色不同,丰富多彩。
满汉全席—清廷最高“国宴”
这是清王朝最高规格的“国宴“,也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筵席。
其主要由满族的点心和汉族的佳肴所组成而故名。
因为清王朝人关之前,面点、菜肴均较单调,餐饮并不讲究。
但入主中原后,由于京城会集了全国各地的山珍海味。
而且御膳房成员由满族与汉族厨师组成,从而满点汉菜便合二为一了。
到了康熙年间,满汉全席已初步形成。
据传清圣祖玄烨(康熙)在宫中首尝这一满点汉菜丰盛多彩的盛宴时,极为高兴,赞不绝口,并挥笔写下了“满汉全席“四个大字,从此确立了它在宫廷筵席中的地位。
乾隆时期满汉全席发展到了***。
并且加入了***、藏族、蒙古族的食品,形成了“五族共庆宴”的满汉全席盛宴。
其烹饪技术的高超、席面的豪华、餐具的讲究及礼节的繁琐,都是前所未有的。
这种盛宴在清廷只有封建帝王、皇后,皇亲国戚及高级官员才可享用到。
满汉全席始于康乾盛世,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按规定其大小菜肴计有108件,其中南莱54件,北菜54件。
各种点心44道,一席需用面粉几十斤,所用名贵水果众多。
满汉全席为典型的烧烤席,由于名莱名点繁多,一般需分3天时间才可品尝齐全。
北京烤鸭——中国第一关食
中国烤鸭历史悠久,据在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的(食珍录)记载,就已有了烤鸭的篇章,至今有1400多年历史。
在明清两朝宫廷中已常食用烤鸭,后来才传向民间。
据历史查考北京第一个烤鸭店—“便宜坊”,是于清代咸丰五年(1855)创办的,在宣武区骡马市大街挂牌营业,主要经营焖炉烤鸭。
制作烤鸭的师傅多为山东荣城
人,所以北京烤鸭既是宫廷风味,又是鲁莱名肴。
于前门大街东侧的全聚德烤鸭店,是在清同治三年(1864)由河北蓟县人杨传仁创办,以经营挂炉烤鸭著称。
由于其烤制手艺更加讲究,烤出的质量、名声很快超过了便宜坊。
烤鸭是以优质雪白的北京填鸭为原料。
据考证北京鸭的祖籍在南方,于明初随漕运船只运养来京,繁殖于京东潮白河一带,故有“白河蒲鸭”之名。
后迁京西玉泉山放养育成良种。
用人工填喂法育出的称北京填鸭。
北京填鸭生长快,60-65天就可育成5-7斤重。
45天前的雏鸭自由取食,最后15-20天由人工填喂,每6小时喂一次,昼夜不断。
格填鸭经宰杀、退毛、取内脏、洗净、灌水、吹鼓、涂料等一系列工序,才可人炉烤制。
烤制方法一般有三种:
1.焖炉法烤炉有门,在炉膛内架设铁箅子,箅子下燃烧秫秸,将料理好的填鸭放在铁箅子上,关闭炉门进行烧烤而故称焖炉烤鸭。
2.挂炉法烤炉口呈拱形,无门,将处理好的填鸭挂在炉内的铁钩上,下面用梨木或枣木文火烤制而成。
3.叉烧法同制作叉烧肉相似,须手工逐一操作,因费工费时产量低,而被逐渐淘汰。
烤熟的鸭子需切片上桌,每只鸭要切出120片左右,须片片带皮带肉、肥瘦相同,技术要求较高。
鸭片配上葱段、黄瓜条、蒜泥(少许)与甜面酱等佐料,用主食荷叶饼或空心烧饼包裹进食,具有又香又甜又脆又爽口的特点。